双轴撕碎机的轴承作为传动部件,长期承受高扭矩、冲击负荷及复杂工况,其保养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运行效率。以下为系统性保养要点:
1. 科学润滑管理
- 选脂规范:优先选用耐高温(NLGI 2-3级)、抗极压的合成润滑脂(如锂基复合脂或聚脲基脂),若工况恶劣(多粉尘、潮湿),可选用含PTFE或陶瓷添加剂的高密封性润滑脂。
- 润滑周期:连续作业环境下,建议每300-500小时补充润滑,单次注脂量需参考轴承腔容积的30%-50%(过量导致温升,不足引发干摩擦)。注脂前需排出旧脂及杂质。
- 注脂方式:采用高压注脂,确保油脂穿透滚动体与滚道接触面。对于双列调心滚子轴承,需多点对称注脂以避免内部压力失衡。
2. 密封系统监护
- 动态密封检测:每周检查骨架油封或迷宫式密封的唇口磨损、弹簧张力,若发现硬化、开裂或渗漏,立即更换。粉尘环境可加装气密封或磁力密封作为二级防护。
- 清洁维护:停机后使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3MPa)吹扫轴承座周边,防止碎屑堆积腐蚀密封件。定期清理排脂槽,确保废脂排出畅通。
3. 状态监测体系
- 温升预警:安装无线温度传感器(如PT100),设定阈值(通常轴承温升≤环境温度+45℃),超温时联动PLC报警停机。手动巡检时使用红外测温仪,对比同机两轴温差(偏差>15%需排查)。
- 振动分析:每月用便携式振动仪检测轴承加速度值(建议峰值<5m/s²),频谱分析发现内/外圈故障频率成分时,提前规划更换。
4. 装配维护
- 拆装工艺:使用液压拉马拆卸,加热装配时控制轴承升温≤120℃(感应加热器优先)。安装后需检测游隙(轴向游隙0.05-0.15mm),确保符合厂家公差。
- 对中校准:每年使用激光对中仪校正两轴平行度(误差≤0.05mm/m),减少偏载导致的边缘应力集中。
5. 防腐与负载管控
- 化学防护:处理腐蚀性物料后,用碱性清洗剂(pH 7-9)冲洗轴承外露部位,喷涂薄层防锈蜡。长期停机时需注入缓释型防锈油。
- 负载监控:加装电流传感器监测电机负载,超额定值10%时自动调整进料速度,避免轴承过载剥落。
6. 寿命预测与备件管理
建立轴承运行档案,记录每次维护参数,结合设备运行小时数及工况系数(如Schaeffler L10公式),预判剩余寿命,提前3个月储备原厂轴承备件。
总结**:通过精细化润滑、密封强化、智能监测、规范装配及数据化管理的多维度协同,可提升轴承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30%以上,显著降低非计划停机损失。建议制定PM(预防性维护)工单,纳入设备管理体系严格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