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撕碎机的产量计算需综合机器性能、物料特性及生产条件,以下为具体方法:
一、计算方式
产量(Q)= 理论处理量 × 有效工作时间 × 综合效率系数
理论处理量:厂家标注的额定处理量(kg/h),通常标注为单一物料的理想值。如500型撕碎机标称处理量800-1200kg/h。
有效工作时间:扣除进料间隔、故障停机后的实际运行时间,通常取日工作时间的80%-90%。连续生产8小时实际运行约6.5-7小时。
二、关键影响因素
1. 物料特性
- 硬度分级:PET瓶(邵氏硬度85)处理量比LDPE膜(邵氏硬度50)低30%-40%
- 堆积密度:PP废料(0.45g/cm³)与PVC型材(1.4g/cm³)处理量相差3倍
- 含水率:15%以上湿度物料处理量下降20%-25%
2. 设备参数
- 刀辊转速:55kW机型标准转速45rpm,每提升10rpm处理量增加15%,但能耗上升22%
- 筛网孔径:10mm筛网比20mm处理量降低35%-40%
3. 操作工艺
- 预破碎尺寸:300mm以上大件需二次破碎,降低整体效率30%
- 连续进料:间歇进料(间隔>30秒)导致产量损失25%
三、实际产量修正系数
- 新刀片效率系数:1.0-1.1
- 中度磨损刀片:0.75-0.85
- 混合物料系数:0.6-0.8
- 电网波动系数:0.9-0.95
示例计算:某厂使用55kW撕碎机处理HDPE桶(标称1.2t/h)
实际产量=1.2t/h×7h×0.85(旧刀片)×0.8(含杂质)×0.9(电压不稳)=5.14吨/班
建议企业通过定期维护刀具、优化进料尺寸、配置磁选分选系统,可将综合效率提升至0.9以上。实际应用中建议保留15%-20%的产能裕度应对物料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