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废撕碎机是处理危险废物的关键设备,其维护作业涉及高风险,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。以下是维护时需注意的安全问题:
一、维护前安全准备
1. 停机与能量隔离
维护前需断电、断气,执行“挂牌上锁”制度,防止误启动。同时释放设备残余压力(如液压系统),避免能量意外释放。
2. 危废残留处理
清除设备内部残留危废时,需佩戴防化级呼吸器及耐腐蚀手套。对物质(如废溶剂)应使用防爆工具,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金属器具。
3. 通风检测
有限空间作业前,需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,检测、VOCs等有毒气体浓度,氧气含量需保持在19.5%-23.5%之间。
二、作业过程风险管控
1. 机械伤害防护
检查刀具时使用锁具固定转子,刀具间隙调整需用塞尺测量,严禁手指探入。拆卸50kg以上部件时应使用起重设备,禁止人力搬运。
2. 特种作业管理
动火作业需开具动火证,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,10米内配置35kg干粉灭火器。高处作业需系双钩五点式安全带,设置生命线系统。
3. 防污染措施
接触危废的工具需用容器存放,维护产生的废机油、含油抹布等按危废类别分类收集,避免交叉污染。
三、人员安全防护
1. 个体防护装备(PPE)
需穿戴防化服(处理废物时)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、防穿刺靴(抗60J冲击)、防化面罩(配备有机气体滤毒罐)。
2. 辐射防护
处理含性废物设备时,需佩戴个人剂量计,作业时间控制在ALARA原则下,设置移动式铅屏蔽层。
四、应急响应准备
1. 应急处置
配置酸碱灼伤洗消装置(30L以上洗眼器)、防化急救箱(含硫酸钠等剂)。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并保持畅通。
2. 污染物控制
作业区铺设防渗膜(厚度≥2mm),周边设置围堰(高度≥15cm),配备吸附棉、堵漏袋等应急物资。
五、维护后安全确认
1. 系统完整性检查
使用内窥镜检测破碎腔内部状态,进行空载试运行振动检测(振幅≤0.5mm),确认PLC控制系统无故障码。
2. 文件记录
详细记录刀具磨损量(到0.1mm)、轴承温度曲线等数据,形成维护报告存档备查,保存期不少于危废处置周期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,可降低95%以上的维护事故风险。建议每季度开展HAZOP分析,持续优化维护方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