秸秆撕碎机的轴承作为传动部件,其保养直接影响设备运行效率与寿命。以下是具体保养方法:
1. 定期润滑,选对油脂
轴承需每工作100-150小时补充润滑脂,高温环境下建议选择耐高温(NLGI 2级及以上)或防水型润滑脂。注脂前先清除旧油脂,注入量为轴承腔容积的1/3-1/2,过量会导致发热。若设备长期停用,重启前需重新润滑。
2. 粉尘防护双重措施
作业结束后立即用高压(压力≤0.3MPa)吹净轴承座周边秸秆碎屑,重点清理密封圈缝隙。在粉尘超标环境(如PM10>150μg/m³)中,可加装迷宫式密封或V型防尘圈,每周拆检密封件1次,发现磨损及时更换。
3. 动态监测与预警
安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(监测范围0-150℃),设定75℃报警阈值。日常每2小时用手持红外测温仪抽查轴承外壳温度,温差>15℃时需停机排查。同步轴承异响,使用听棒检测若出现规律性“咔嗒”声提示滚道损伤。
4. 对中与预紧调整
每季度用激光对中仪检测电机与主轴的同轴度,偏差超过0.05mm需调整。角接触轴承需保持0.03-0.05mm轴向游隙,使用塞尺每月检测,游隙增大0.02mm以上应更换轴承。
5. 雨季特别维护
空气湿度>80%时,每日作业后向轴承注油嘴注入5ml防锈油(ISO VG32)。设备长期存放需拆卸轴承,浸泡在脱水防锈油中30分钟,气相防锈纸包裹后密封保存。
6. 负载管理策略
控制喂料量不超过额定产能的85%,遇粗硬秸秆(直径>5cm)时降速20%运行。连续作业4小时后强制停机30分钟散热,避免热膨胀导致滚珠与滚道过度摩擦。
建立轴承生命周期档案,记录每次维护数据。采用振动分析仪每月检测,当振动值超过ISO 10816-3标准的4.5mm/s时,立即安排检修。通过系统化保养,可使轴承寿命延长至8000工作小时以上。
